按:2018年7月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44家委属(管)医院积极落实促进互联网与医疗健康融合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信息化便民惠民服务取得实效,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体验和改革获得感明显改善。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为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着力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提升老百姓获得感,2018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通知》,提出10项30条便民惠民举措。国家卫生健康委44家委属(管)医院积极响应号召,大力推动信息化便民惠民服务,采取一系列信息化便民惠民创新举措。
一、“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落实情况
(一)就医诊疗服务更省心。阜外医院、北医六院、中山一院等6家推行门诊全预约制;吉大中日医院、梨园医院、华西医院等7家优先向医疗联合体内基层医疗机构预留预约号源;北大人民医院、湘雅二院、医科院肿瘤医院等7家提供诊间预约服务;吉大一院、湘雅医院等4家实现日间手术、住院预约服务。协和医院、北京医院、交大二院、山大二院等11家构建互联网医院,提供快捷高效在线医疗服务。北京医院、华西四院、复旦妇产科医院等9家积极推进动护理、生命体征在线监测。北大一院、湘雅三院、华山医院等9家实现智能医学智能影像识别、智能语音技术应用。
(二)结算支付服务更便利。医科院血液病医院、湘雅三院、医科院皮肤病医院等31家推动多卡通用(居民电子健康卡、社保卡、医保卡等),实现就医脱卡支付服务,扩大联网定点医疗卫生机构范围,积极推进医保异地就医结算。
(三)患者用药服务更放心。复旦儿科医院、中山眼科医院、华西四院等25家可实现处方系统与药房配药系统无缝对接。北大人民医院、吉大中日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等21家实现与基层医疗机构对接提供合理用药指导提高基层用药水平。华山医院、中山三院、交大一院等16家提供中草药代煎服务、送药服务。
(四)公共卫生服务更精准。医科院肿瘤医院、中山口腔医院、湘雅二院等12家可实现联通区域信息平台,卫生系统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联通,健全慢病管理服务。协和医院、北大一院、北大人民医院、复旦妇产科医院、齐鲁医院、湘雅医院等6家推动互联网妇幼健康服务模式,推进母子健康手册信息化,为妇女儿童提供生育全程医疗保健服务。北大一院、北医六院、山大二院、武汉同济医院等4家实现联通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强对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五)家庭医生服务更贴心。华西二院实现家庭医生为签约患者提供转诊服务,协和医院、中山三院、交大二院等3家实现依托医疗联合体对基层家庭医生提供技术支持,北医三院、梨园医院、交大一院、华山医院等4家上述2项服务全部实现。
(六)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吉大二院、湘雅医院、中山三院等11家搭建远程专网。有40家通过互联网和远程医疗中心向医疗联合体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心电、远程查房、远程监护、远程培训等服务。吉大中日医院、医科院整形医院、中日医院等32家推广“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模式,加强基层医院分级诊疗,远程医疗建设。此外,湘雅医院加强冰冻远程病理会诊质量管理,提升冰冻报告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获得基层医院的好评。
(七)健康信息服务更普及。复旦儿科医院、湘雅二院、中山肿瘤医院等13家医院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库与电子病历互联对接,通过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手段为患者提供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全方位记录,方便患者查阅信息进行自我健康管理。有40家搭建互联网健康咨询信息平台,推送信息、查询和提供健康知识普及服务。有42家不断完善APP和微信公众号,建立网络科普平台提供“三减三健”信息推送,健康知识查询。中日医院、吉大口腔、吉大二院等8家通过微信和短信的方式推送门诊候诊、预约提示、健康知识、健康讲座内容等信息。北医三院、北医六院、山大二院等8家可以通知患者手术进展、床位空缺、危急值信息。交大口腔医院、中山眼科医院、协和医院等8家可推送检查结果给患者。
(八)应急救治服务更高效。中日医院、北医三院、武汉同济医院等15家建立卒中中心协同信息平台,实现生命体征数据获取,数据互传,信息互通共享。吉大一院、北大一院、阜外医院等12家提供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北大一院、齐鲁医院、北大人民、孙逸仙医院、梨园医院、湘雅二院等5家实现院前急救车载监护系统与信息平台互通共享。
(九)政务共享服务更惠民。协和医院、复旦儿科医院、齐鲁医院等7家医院实现生育服务网上登记以及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审批等“一站式”服务。
(十)检查检验服务更简便。复旦妇产科医院、梨园医院、北大口腔医院等26家整合院内资源实现统一预约。中山三院、交大二院、复旦耳鼻喉科医院等21家联通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检查结果互认。北医三院、复旦肿瘤医院、华西口腔医院等8家积极推进电子健康卡服务模式。
二、各医院信息化便民惠民创新举措
(一)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武汉同济医院建立就诊卡一卡通、病历、检查检验报告互通互认系统,将患者身份证号生成唯一的一维或二维编码,简化医院内部门诊、住院等多个就诊流程。中山肿瘤医院通过建设信息整合平台和放疗患者APP实现“医嘱—收费—执行”一体化、设备动态按需调配、工作计划流转和预警等功能。齐鲁医院急诊科建立院前—院内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急救第一时间即可进行早期评估、检测、诊断及干预,并将患者情况实时上传至平台。
(二)延伸医疗联合体发挥资源优势。北医三院建立远程综合平台包括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病理、远程教学,同时融入智能穿戴设备、科普宣教、双向转诊、移动云病历、远程项目管理等。北京医院建立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可通过4G或者专线传输的方式,实现静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的远程诊断、智能分析、报告回传。吉大口腔医院病理科将病理切片图片上传到会诊平台,可以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随时随地和全国乃至全球进行同步会诊。
(三)利用创新技术加强智慧医疗建设。华山医院积极探索患者在线复诊流程的技术方案,实现电子处方在院外流转时有效性认证,保证处方唯一性,保障偏远地区患者就医复诊的新渠道。湘雅三院开展床旁移动护理,实现护理数据智能采集与分析、护理质量安全动态、各科室病房床位与患者数据实时更新。
(四)以人为本,开展优质服务。北大人民医院和湘雅二院在院内设置“病区移动结算车”,可到达病区或床边为患者办理结算服务。北京医院上线老年健康大学,为患者提供健康知识宣教、科普讲座等服务。中山肿瘤医院应用后台集中结算模式,可将现场结算时间缩短至3分钟。齐鲁医院推出“共享轮椅”便民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体验。华西医院打造“物联网+医疗”危急值预警系统、高危重症患者提前预警系统和住院患者血糖监控系统,对患者临床指标进行全方位监控,有效提高诊疗效率和治疗质量。